无题①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②,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③。
晓镜但愁云鬓改④,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⑤,青鸟殷勤为探看⑥。
【注释】
①无题:解见前。②“相见”句:曹丕《燕歌行》之二:“别日何易会日难”。此变化其意。③“春蚕”
二句:蚕丝象征情丝,蜡泪象征别泪。④但:只。云鬓改:指青春逝去。女子丰盛如云的鬓发称云鬓。
⑤蓬山:海外三神山之一蓬莱山。指意中人住处。⑥青鸟:西王母的使者,见《汉武故事》。此指传信人。
【语译】
人道是“别日何易会日难”,我却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因离人悲叹,百花为离人凋残。那别后的情思啊,似春蚕,吐丝毕啊身亦死;似蜡炬,烧成灰啊烛泪干。悬想你,晨起对镜,只怕云鬓乌黑色变灰;中夜寻诗,应感月光夜夜更清寒。虽说是,你所居如仙境,离我应不远,可奈何自古“候门深似海”,托青鸟,(携我心儿去,)慇懃将你来探看。
【赏析】
诗由翻曹丕“别日何易会日难”句意出发,专从“别亦难”落墨写恋情。起句二“难”字叠加,弥见离恨不可排遣。次句移情于物,风亦为之神伤,花亦为之凋残,更烘托出一种极其缠绵诽恻的氛围。次联以比继赋,蚕丝比情思,蜡泪比情泪,伸足上联之意,是名句。颈联由悬想意中人,透过一层写,“晓”、“夜”相应,“云鬓”、“月光”相和,虚拟别后凄凉,悬想越真切,越见相思之深。由别后凄凉想到别后联系,表面是慰安,相去不远,可以书信长来往,但用“蓬山”典,仙山缥缈,青鸟何觅,是否真能音讯相通?于是这慰安就带上了无望的悲思,使人不由感叹这别离,确实“难”啊真“难”!
以春蚕比情思,南朝西曲歌中即有,如:“春蚕不应老,尽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而以蜡泪比人泪在当时是俗语,《新唐书·柳公权传》:“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烛)”,但一入本诗即分外感人。这一方面是因首联气氛之烘托,另一方面分别缀以“到死丝方尽”,“成灰泪始干”,便把悲恨写到了入骨销魂处。可见繁与简何者为佳,并无成规,唯在一心!
网络转载,经Mr.PLB整理后发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仅供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51kxg.com/archives/1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