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①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②,
复照青苔上。
【注释】
①本诗为王维晚年所作《辋川集》二十首之五。《辋川集序》称:“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坨、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坨、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柴即栅、篱落。②返景:《初学记·日部》:“日西落,光返照于东,谓之日景。景在上曰反景,在下曰倒景。”“返”、“反”通。“景”、“影”通。
【语译】
空旷的山谷间不见人影,只听得人语声在谷中回应。一抹夕照穿过枝隙投入深林,照在那一片,不知何年生成的青苔上。
【赏析】
空山、夕照、深林、青苔,叠加成幽深。这幽深可表现愉悦自足,如陶潜,甚至王维自己前中期的许多诗,比如那首《终南山》。然而现在,他的听觉,他那音乐家的锐敏听觉,却捕捉着那一丝不可踪迹的“人语响”;他的视觉,画家的视觉,最终停留在那一束穿过密林叶隙,投射到深山阴湿青苔的微光上。于是那幽深,便成了无尽的空寥。请注意二句的“但”字,四句的“复”字,这是赋予叠加的同质素的名词以特殊色调的诗眼。“但”是仅有,“复”是常常。二字互动,对于“空山”、“深林”而言,这仅有的声光是暂时的,唯有这深不可测的虚空,方是常常到永久。山林如此,人生如此,“众动复归于静”;诗人从那一息声响、一丝光影的反衬中,更憬悟了这禅理——伴随着山林幽趣。
这就是晚年王维,他太疲倦了,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变故以及个人的急剧升沉,他“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叹白发》),虽未必能消去无尽伤心,却完成了山水诗由主玄趣向主禅趣的转变。《辋川绝句》的价值便在于此。
网络转载,经Mr.PLB整理后发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仅供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51kxg.com/archives/1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