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293.出塞

出塞①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②,
万里长征人未还③。
但使龙城飞将在④,
不教胡马度阴山⑤。
【注释】
①出塞:乐府《横吹曲》日题。②“秦时”句:秦、汉互文,参“语译”。③万里长征:唐时戍边战士有长征健儿。④但使:只要使。龙城飞将:《汉书·武帝纪》:“元光五年……(卫青)至龙城,获首虏七百级。”又《史记·李将军列传》记,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此合用两典。⑤教:许。读平声。阴山:西起河套,东至内兴安岭,横亘今内蒙古自治区。汉时匈奴常由阴山入扰。
【语译】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啊,秦汉时的关;长征健儿啊,万里戍边人未还;只要那卫青李广般的名将依然在;就不会让,胡人的铁骑过阴山。
【赏析】
这诗即景怀古,藉对古代名将的思慕,暗讽当时边将不得其人,致使兵火不绝,征人不归。全诗的思理在广袤的时空中展开,富于哲理,却不落言筌。
关山与明月,是梁陈以来边塞诗中无数次出现过的题材,因而乐府《横吹曲》中,便有了《关山月》的曲调。久戍边塞的征人,望着关山之上与亲人千里相共的明月,怎能不黯然神伤呢?所以《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然而本诗却突破了这一恒久的主题,独辟新境界。
“明月”临“关”,诗人即目所见的景物与他人倒并无二致,但缀以“秦”、“汉”两字,并以两个“时”字复沓强调,明月临关的景象顿然获得了一种悠远的时间概念。明月已不仅仅是离别的征象,它仿佛成了历史的见证人,清辉照关,终古不变,于是“万里长征”这一空间距离,也就不仅仅是当时征夫思妇个人的阻隔了,他们只是在重演着由秦历汉而至唐,千百年来“人未还”的共同悲剧。
怎样才能结束这种历史性的悲剧呢?三、四句说只要有像汉代卫青、李广这样的优秀将领镇边,就可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但使”、“不教”是带有明确逻辑关系的条件复句。逻辑关系明确,诗意往往会一览无余,然而诗人用了“龙城”、“飞将”、“胡马”、“阴山”四个与秦、汉以来汉胡相争密切相关的典故,就既避免了对如何解决“人未还”问题的直接回答,又与篇首秦、汉相呼应,于是人们仿佛看到了忧心国事的诗人,在广袤“万里”的关山间,在千古长照的清晖中久久地沉思,更不禁与他共同思索——这答案,是否完全正确呢?

网络转载,经Mr.PLB整理后发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仅供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51kxg.com/archives/10379。)

(0)
上一篇 2022-02-24 22:45
下一篇 2022-02-25 12:25

相关推荐

  • 《唐诗300首》266.宫中词

    宫中词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①。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注释】①琼轩:玉栏杆。【语译】 院门紧闭春光,连盛开的宫花也显得寂寞阑珊;美人并肩,双双倚立玉栏前。…

    2022-04-18
    7870
  • 《唐诗300首》265.题金陵渡

    题金陵渡①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②?【注释】①金陵渡:当指润州西津渡,在今江苏镇江江边。唐时镇江亦曾称金陵。②瓜州:又名瓜洲,瓜埠洲。在…

    2022-04-15
    9880
  • 《唐诗300首》264.集灵台二首

    集灵台①二首张祜其一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②,太真含笑入帘来③。【注释】①集灵台:《旧唐书·玄宗纪》下天宝元年冬十月:“新成长生殿,名日集灵台,以祀天神。”…

    2022-04-14
    1.0K0
  • 《唐诗300首》263.赠内人

    赠内人①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②。【注释】①内人:唐内教坊宜春院、梨园供奉的歌舞伎,详见前七古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注⑨。②红焰:烛火…

    2022-04-13
    8810
  • 《唐诗300首》262.宫词(白居易)

    宫词白居易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①。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②。【注释】①按歌声:击节而歌之声。古时歌唱有人专司节拍,以手或拍板打拍子叫击节按歌。②熏笼:熏香炉上防烫…

    2022-04-12
    1.2K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公众号
公众号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
OC-EFI定制
OC-EFI定制
创建WIFI码
创建WIFI码
在线客服 51聊聊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