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①,
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夜来:指前夜。来是助词。
【语译】
春睡甜甜长长,全不知天色已经放晓;只听得啾啾唧唧,户外处处都是早起的啼鸟。忽忆起昨夜里,仿佛有雨起风啸;那院中的花儿啊,不知被打落了多少?
【赏析】
这首小诗摄取一个春睡醒觉的生活片断,流露一种即兴的活泼情思,看似平淡,却有着挹之不穷的意蕴与情味。诗的前二句似是喜春,后两句又像惜春。但是喜也罢,惜也罢,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啼鸟处处,弄春啭睛,好不喜气洋洋,但诗人却似乎无意去寻觅。你看他日高方起,就在卧榻上领略春光,何等逍遥自在!夜来风雨,落花遍地,有惜花之意,但他也并不执著于悲惜,只是淡淡自问,甚至无意去实地察看落花的“多少”。喜春与惜春之情在此只是同时出现在高卧初起的一瞬间,从而带有真率、活泼、浓郁的生活情味,内含着庄生那种应接世事而“不以好恶内伤其身”的理趣。他也非有意作诗,只是因窗外即时的鸟鸣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声而由鸟及花。这就是自然,就是天机,体现了盛唐人的兴象玲珑,宽远自在。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晚唐陆龟蒙的《白莲》诗清秀精致,惜花之意缠绵空灵,却不免于执著和雕镌,总无本诗的自在飘逸,这倒不是因为才力不如,而是因为“时代不同”了。
网络转载,经Mr.PLB整理后发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仅供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51kxg.com/archives/1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