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155.孤雁
孤 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①,念尔独何之②。
暮雨相呼失③,寒塘欲下迟④。
渚云低暗度⑤,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⑥,孤飞自可疑⑦。
【注释】
①行:雁行。塞:塞外。由此可知为南雁春来北飞。②尔:你,指孤雁。③失:失群离散。
④迟:此指迟疑徘徊。⑤渚:水洲。⑥矰缴[ zēng zhuó ]:系绳的短箭,增为箭,缴为长绳。矰缴用以射飞鸟,可循绳而得猎获之鸟。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⑦疑:疑惧,指孤雁前程难测。
【语译】
续续雁行都已归返边塞,唯有你,为何独自飞翔。暮雨之中,你与同伴相呼散失,望着寒冽的池塘,心有犹疑,你迟迟不敢飞下。你终于穿过水洲低暗的雨云;只怕是,飞到边关,唯有冷月长相随。虽然你未必逢上猎人的弓箭,但这样孤飞,也前程难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佳在以诗人的关爱之心倾注其间,故能摆落常格,尽去陈词,达到路形取神的境地,也隐隐可见晚唐诗人的危苦心态。
首联点出孤雁失群,下句“念尔独何之”即以关爱之念倾注。以下人的思绪似乎随着雁的低昂而由南向北,起伏远飏。“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实写滞留在南的孤雁,是近景,却从想像中雁的心态落墨。“相呼失”是惊恐,“欲下迟”是犹疑,而“暮雨”、“寒塘”正为这惊恐犹疑渲染了迷惘凄冷的氛围。“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由实而虚,是远景,上句“低暗度”是由南而北,由实而虚的关捩,下句即展开拟想,读者似乎可以看到垂压水洲的沉沉雨云下有一片暗影飞度,忽而暗影变成了剪影,孤雁穿过了云层,渐远渐杳,终于连影儿也望不见了,但诗人的关爱却被它带往了远方:也许,孤雁及北,伴随它的唯有关月的冷光。由此自然引出尾联:“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上句是一种侥幸,说“未必”,正是担心这孤雁会遭遇猎人的弓箭;下句是一种无尽的忧虑,究竟孤雁的命运如何呢?诗人“自可疑”,不敢想,也不愿想。这样尾联回扣首联“念尔独何之”,深长地结束了全篇。
矰,读音:
[zēng]: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
渚,读音:
[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飏,读音:
[yáng] : 飞扬;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