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158.寻陆鸿渐不遇
寻陆鸿渐不遇①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②,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③。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④。
【注释】
①陆鸿渐:名羽(七三三一贞元末),字鸿渐,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号竟陵子。至德中避乱湖州,与僧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又自号桑苎翁。后召拜太子文学,不就,浪迹江湖而终。羽工诗,性放荡,善茶道,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圣。皎然尚有《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诗。李萼大历八年至十一年任湖州团练副使。本诗首句云“移家”,可知为羽迁新宅后事,当作于大历后期。湖州归安县今有桑苎翁遗址。②带郭:毗连外城,外城日郭。③西家:西邻。④“报道”二句:西邻答词。
【语译】
你搬迁新家虽傍着城郭,而门前的小径,却通向一片桑麻。你篱边的菊花当是近来种,可为什么时至秋令还未曾带花?我扣门相呼,却听不到院中有犬吠;正待离去,又想想再问声西邻家。说道是“你日日总向山中去,归来时,日头常常已西斜”。
【赏析】
诗家用“如盐着水”譬喻诗的理趣,意思是诗不可无理,但不宜说理。使理融于景、事、情中,不落形迹,妙趣横生,是谓理趣。本诗题为寻友,却活画出随缘任运、一无拘羁的高士形象;通篇禅意,却无一句谈禅。正可为理趣作注。
这陆羽,居处近郊入野,却又倚城带郭,可见是隐而不隐,不隐而隐;种菊却又不花,又见得他凡事有心而无心,无非适意乘兴而已;有门而无犬,则有家又似无家,门户之设,非关防盗,无非是家总有扇门的意思,正不要以家事为累。最后一问一答更有趣,行必山中,归来日斜,正是出行无定处,兴尽而已,一派浮云野鹤的意态。南宗禅是吸取庄子思想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倡言心外无物,人处世上,虽不得不应接世事,但不要有意追求、规避什么,一切随心适意,便是佛家胜境。这诗正是此意,但你看他,可有一句写到这佛理呢?
缁,读音:
[zī] : 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