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003.月下独酌

Mr.PLB 诗词 543

                                                   月下独酌①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②。月既不解
饮③,影徒随我身④。暂伴月将影⑤,行乐须及春⑥。我歌月徘徊,我舞
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⑦,相期邈云汉⑧。

【注释】
①《月下独酌》组诗四首,这是第一首。从其三之“三月咸阳城”句看,应作于李白开元中与天宝初二次
人长安期间(长安古称咸阳)。酌,斟酒、饮酒。②三人:指月、我(李白)、影。③既:本。解:懂得。
④徒:空,徒然。⑤将:与、和。音平声。⑥及:趁着。 ⑦无情:忘情,是道家所说的泯去是非、得失、
物我等区分,超然于一切之上的精神状态。语出《庄子·德充符》。 ⑧期:期会,约会。邈(miǎo) :杳远。
云汉:银河。水势盛称汉,银河在天而广阔,所以称云汉。这里泛指天上仙境。

【语译】
    花间独坐,一壶酒,我自斟自饮,无人来相亲。高举酒杯,我邀约明月共饮;明月相照,
投映出我的身影月、我、影,不也就凑成了三人?可月儿本不会把酒饮,影儿也只是空
随我的身。没奈何,且将月、影作游伴,及时行乐啊,莫辜负三月阳春美景。我纵情歌唱,月
儿似徘徊动情;我起身舞蹈,影儿竟翩翩起步。月和影,共交欢–趁我此时还“清醒”;须
知酪酊大醉后,又不知何处将你们追寻。世上一切都忘情,忘了你,忘了我(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飞升银河里,逍遥游,永相亲…

【赏析】
       李白自称“酒中仙”,酒,是他不离左右的朋友。他乐时以酒助兴,愁时以酒消忧,甚至借洒作
颠,侮弄权贵,平视帝王。酒更是他诗才的催化剂,所以杜甫说“李白一斗诗百篇”。本诗就是以
饮酒为线索展开的。李白抱负极大,自比姜子牙、诸葛亮,却没能遇到“周文王”和“刘皇叔”,二人
长安都未得重用。“三月咸阳城,干花昼如锦”(《月下独酌》之三),然而三月过后,繁花又将怎样?
盛年一去,人生又会如何?虽说“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同上),但狂饮不正是为了销愁吗?
骨子里是愁,却偏要说乐;明明孤独无知音,却偏要说得热闹非凡。于别人是难事,但在李白,只
要有酒,便能挥笔即来。
      全诗分四层:首四句点题并写在月明花好之夜饮洒。“独”饮而无人“相亲”,不免寂寞。这
时,忽见月光照身,身影又投向地上,于是寂寞中忽生奇想,要邀月,对影,凑成三人。
     五至八句承邀月对影而来,引出及时行乐的想法。诗人有情邀请月和影,然而月儿不见举杯,

影子也只是空学着我的样子。诗人的孤独感排遣不去,于是他执拗地想,你虽无情,我偏多
情,姑且与不饮不语的月和影为伴,开怀痛饮。人生为乐须及时,切不可辜负了良辰美景。从这
种执拗之态中,不是仿佛可见诗人已颇有几分酒意了吗?
      九至十二句承上“行乐须及春”直写下来,更见醉态:想到人生当及时行乐,诗人兴致勃然,不
但自斟自酌,而且载歌载舞。这时奇景忽开,那不饮不语的月和影,竟然有情有知起来。“歌”、
“舞”两字互文。“歌”兼含“舞”意,“舞”兼含“歌”意。诗人酒意朦胧中感到明月在随着自己的歌
舞前后移步,身影也凑趣似地翩翩起舞。他正欣喜若狂,却忽然想到”醒”时“月”、“影”与我同欢,
然而大“醉”后,二者不是又将离我而去吗?于是不觉又悲从中来。
       最后两句从低沉中振起,醉中遐想,呼应开头,结出诗旨。经过了“月”、“影”和我交欢共舞
的热闹,诗人再也不愿忍受“醉后各分散”的冷清。怎么办呢?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
是庄子所说的“无情”。 “无情”即“忘情”,忘掉一切利害,忘掉自身的存在;忘掉了自身,不也就
没有你我、彼此之分了吗?不也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万物同一了吗?不也就无所谓分离了
吗?于是他对月和影说:不要紧,干脆让我们把自己都忘了,长相聚,不分离。离开这繁华尘嚣的
“人间世”,飞升到九天中、银河里,永作那绝对自由的“逍遥游”
      全诗以月明花好之夜为背景,以独饮为线索,层层展开我与“月”与“影”的关系,来抒发心中
的孤独无知音之感。“月”照“我”而有“影”,孤独的我是三者的中心,因此题为“月下独酌”。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QQ mail_outline E-mail
公众号
公众号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
OC-EFI定制
OC-EFI定制
创建WIFI码
创建WIFI码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