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 025.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①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②,忽念山中客③。
涧底束荆薪④,归来煮白石⑤。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⑥。
【注释】
①应物于德宗建中四年(七八三)夏至贞元元年(七八五)冬任滁州刺史时作。 全椒,滁州属县。今安
徽全椒。山,据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所记,当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的神山。 ②郡斋:参前《郡斋雨中与
诸文士燕集》诗注①。冷:语意双关,是秋冷,也暗含冷清寂寞之意。 ③山中客:指山中道士。《舆地纪
胜》载神山有洞极深,道士居于此。 ④涧底:两山中夹的水道叫润,秋深涧枯见底,故能拾薪。荆薪:杂
柴。⑤煮白石:道家有“煮玉石英法”,用白石英和蘸白、黑芝麻、白蜜、山泉熬炼服食,可延年益寿。又
唐宋时煮茶水加白石,可使更甘美,明田艺衡《煮泉小品·绪谈》:“择水中洁净白石带泉煮之,尤妙尤妙。”
两种理解均可。⑥这两句是招请道士的婉委说法。
【语译】
秋的凉冷,初度袭入了刺史府第;不由我想起山中独居的友人-想来你正在干涸的
洞底,拾束枯枝残草;独自归来,煮炼那仙药白石。我真想端起一瓢酒浆,在这风雨之夜,远
招山中客。可是空旷的山谷间,落叶满坡,又到何处去寻访-你的行迹。
【赏析】
诗写清秋寂寞,风雨怀人。八句分四层。因郡斋感知秋凉而忽生“忆”想;因“忽忆”而想像道
人隔绝人世之幽独生活;因此想像而更生招饮以慰风雨秋夕之念:因此念又转思道人飘忽,无处
寻踪,故不胜惆怅之感。
应物的五古常在一线延衍之中表现出多重意味的层次感,本诗写我写彼,交替而下,相续相
生,逐次深化了诗人的怀友之情与对道人超世绝俗,浮云野鹤般的神韵的点染。二者交融,又显
示出诗人情怀的真诚高洁。这种似单而复,似素而腴,近而能远的风格,是韦诗的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