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 033. 关山月

Mr.PLB 诗词 591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②,苍茫云海间③。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④。
汉下白登道⑤,胡窥青海湾⑥。
由来征战地⑦,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⑧,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⑨,叹息未应闲⑩。
【注释】
      ①《关山月》是乐府旧题,属《鼓角横吹出》,多写征戍离别之情。本诗以汉指唐。李白之世,唐与西边吐
蕃、回纥征战频繁,本诗非为一时一事而作。 ②天山:汉时称祁连山为天山,因匈奴呼天为祁连,唐人沿
用,在今甘肃西北部。唐人又称伊州、西州一带大山为天山,均在今新疆境内。这里泛指西边大山。③云
海:云涛似海。④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唐通向西域的重要关隘。《汉书·西城传》:”(西域)
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 ⑤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东。汉高祖刘邦曾率军征例奴,被围于白登。
⑥青海:湖名,在今青海西宁附近,原为吐谷浑所居地,唐高宗时为吐蕃并吞。是唐与吐蕃交战频繁之地。
⑦由来:自古以来。⑧戍客:守边将士。 ⑨高楼:指内地高楼伫望征夫的思妇。 ⑩闲:停歇。
【语译】
       明月从天山后升起,漫步在苍茫无边的云海间。长风从西边吹来,几万里,吹过了长征
路上的玉门关。当初汉帝率军西下白登道,可奈何,胡人牧马,年年东窥青海湾。胡汉相争
千百年,征战地,从来不见有人还。戍守人,边城望归去;归去不成,思乡多愁颜。遥想今夜
长安高楼望夫人,对明月,叹息声声无停闲。
【赏析】
     诗写成卒与思妇两地相思,是《关山月》的传统题材,立意并无新异处。它之成为名篇,全因
前四句。寓月托风以表达异地情思,本也常见,但没有人能像本诗那样不仅情思遥深,而且开宕
苍莽:天山邈绵,云海苍茫,在这天之边、云之头,明月升起,将清辉播散-没有一个地方,能像
这里月光播散得如此开阔,带有如此苍茫的感觉。这时,长风吹来-从几万里外吹来,吹过那
汉胡交界的玉门古关。王之涣有句“羌笛无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度”是怨望,“吹度”
也是怨望,而因着天山云海间的那轮明月,更为深长而浩浩不尽。请尤其注意,“明月”、“天山”、
“云”、“玉”这些给人以白或清的质感的词语,它们融和为一种迷朦的半透明的白的氛氲,又因着
“天山”、“玉门关”两个含有时间意味的古地名,因着“几万里”之“长”的空间意味,这氛氲,便平添
了一种“苍莽”之感。“苍莽”是这幅景象中提纲挈领的词,他整合了以上种种意象,形成了李诗特
有的清空中思绪卷舒的况味,一开篇便笼罩全诗。这况味他人难以摹仿,因为李白那种以我为
主,吞吐万象又近于天真的胸次,谁能仿佛呢?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QQ mail_outline E-mail
公众号
公众号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
OC-EFI定制
OC-EFI定制
创建WIFI码
创建WIFI码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