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 040.  送陈章甫

Mr.PLB 诗词 535

                    送陈章甫①
                        李顾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②。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③。
陈侯立身何坦荡④,虬须虎眉仍大颡⑤。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⑥。
东门酤酒饮我曹 ,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幕,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⑧。
郑国游人未及家⑨,洛阳行子空叹息⑩。
闻道故林相识多⑪,罢官昨日今如何⑫?
【注释】
     ①陈章甫:李顾友,江陵人,曾隐居嵩山二十余年。开元中制科及第。天宝九载(七五0)为亳州纠曹,
终官太常博士。本诗末言“罢官昨日今何如”,则应作于陈为官之后,约当天宝中后期,地点应在洛阳。
②“四月”二句:写初夏景色。③“青山”二句:写章甫将返故乡, ④侯: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⑤虬
须:蜷曲如虬的胡须。虬是无角龙,常盘曲相纠结,故有“虬蟠”一词。虎眉:粗重威武的眉毛。仍:加
上。颡(sǎng) :额头。⑥草莽:草野。 ⑦东门:由后文“洛阳行子”可知是洛阴东门。 饮我曹:请
我辈饮酒。饮是使动用法,读去声。曹,表复数。 ⑧津吏:管渡口的小吏。⑨郑国游人:指陈,毫县
属春秋郑国。⑩洛阳行子:颀自指,此时游于洛阳。⑪故林:旧居的山林。⑫罢官昨日:昨日罢官
之倒装。昨,昔。
【语释】
      四月里南风吹过,大麦已经金黄。雪白的枣花还没落,青青的桐叶已经修长。一度告
别的青山,不久又相见;胯下的骏马长鸣,它已急不可耐怀念旧乡。陈君啊,你立身处世多
坦荡-只须看颊须蜷曲,浓眉似虎,前额更宽广。你腹中熟记万卷书,又怎肯低首下心,
埋没在草莽。洛阳东门,你今沽酒请友朋;世事纷繁,心中轻得像鸿毛。你醉酒长睡,全不
管夕阳已西下;你瞪目向天,时将高天白云空仰望。长河风浪起,涛头遮黑了天;渡口有小
吏,忙将那渡船系。你郑地的游子还没到家,我洛阳的行客更只能叹息连连。听说你山林
旧居有许多老相识,陈君啊你往日罢官,未知今去是什么情味!
【赏析】
      送别是古诗的传统类别,李顾则从中创造了新格局,为被送行者“画像”-塑造了一群盛唐
之世才俊之士的形象,多数是不得志者。试比较以下几组形象。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赠张旭》
     手执莲花经,目送孤飞鸿。《送綦毋三谒房给事》
      朝持手版望飞鸟,暮颂楞枷对空室。《送刘四赴夏县》
      朝朝饮酒黄公护,脱帽露顶争叫呼。《别梁键》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送陈章甫》
      这些诗都作于天宝年间,其中草圣张旭的年辈最高,张旭那种醉目瞪霄汉的形象无疑给了诗人以
极深的印象,而不断地以稍加变化的形态出现在其他篇章中。如果说魏晋名士嵇康“手挥五弦,
目送飞鸿”(送秀才兄从军》)的意态是一种宅心幽玄的容与,那么在李颀笔下,已经化为含有幽
玄意味的苦闷的象征。诗中的人物几乎都是在大醉之后手执经卷,瞪目云汉。虽说是众人皆醉
我独醒,却似乎又对人生之谜苦无真正的索解。
      这是一种时代的苦问。玄宗继位后继续武后时开始的登用才俊之才的政策,特别是进士科,
至开元十五年前后,乡贡进士占了举足轻重的比率,一度为才俊之士打开了一展怀抱的希望之
途,但是士族的潜在影响是如此巨大,至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才俊之士在中枢的最后一位代
表罢相,中央三位宰辅均为士族占据时,希望之光实际上已经暗淡。满怀希望向两京求仕的才上
们,终于大部分铩羽而归,侥幸中式者也只是作些校书郎、县尉之类的小官,并升迁困难。其前途
远不能与以门荫、军功入仕者相比。于是一种深重的失望感夹杂着希望的企盼,而成为一种时代
性的迷惘与苦闷,一种伴随有盛唐大气的迷惘与苦闷,而李顾为他们作了最成功的写照。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QQ mail_outline E-mail
公众号
公众号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
OC-EFI定制
OC-EFI定制
创建WIFI码
创建WIFI码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