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 050.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Mr.PLB 诗词 504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②,轮台城北旄头落③。
羽书昨夜过渠黎④,单于已在金山西⑤。
戍楼西望烟尘黑⑥,汉兵屯在轮台北⑦。
上将拥旄西出征⑧,平明吹笛大军行⑨。
四边伐鼓雪海涌⑩,三军大呼阴山动⑪。
虏塞兵气连云屯⑫,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⑬,沙口石冻马蹄脱⑭。
亚相勤王甘苦辛⑮, 誓将报主静边尘⑯。
古来青史谁不见⑰, 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
      ①诗题参上诗注①。 歌,诗体名,《文体明辨》:“其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 ②角:号角,军中吹
角报时传令,似今之军号。③旄头落:《史记·天官书》:“昂日旄头,胡星也。”旄头落,象征胡运衰败。
④羽书:军中紧急文书,加羽毛以示紧迫急传。渠黎: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以汉代唐,非实
指。⑤单于:汉时匈奴王呼为单于,亦以汉代唐。 金山:亦非实指,参上诗注⑦。 ⑥成楼:边防城楼。
烟尘黑:指胡军来犯,声势汹汹。 ⑦屯:驻守。 轮台北:据此知当时北庭瀚海军驻在轮台以防西来之敌。
⑧上将:上将军,此指封常清。拥旄:唐制,节度使赐旄节一对,称双节,出行时有骑者双持,夹路开道。旄
节形似旗幡,上系旄牛尾(后改羽毛), ⑨平明:天刚亮。吹笛:唐军乐中有笛。 ⑩四边”句:伐鼓即
擂鼓,诗言鼓声四起,似雪海波浪翻腾。雪海见上诗注②。⑪三军:左、中、右三军,指全军。阴山动:阴
山为呼声撼动,汉时河套以北,大漠以南群山统称阴山,为匈奴据兵入扰处。此亦以汉代唐,不必指实。
⑫虏塞:胡兵要塞。 连云屯:言杀气上薄云霄,凝固不开。⑬剑河:《新唐书·回统传》:“青山东,有水
日剑河,偶艇以渡,水悉东北流。”据专家考定在北庭之北,前苏联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一带,远离北庭,亦
非实指。 ⑭沙口:对上句,当亦地名,不详。⑮亚相:汉御史大夫为三公之一,地位仅次于宰相,故称亚
相,后世沿用。 勤王:操劳王事。 甘苦辛;以苦辛为甘甜。甘字意动用法。⑯报主:报效君主。静
边尘:使边尘静,静字使动用法。 ⑰青史:史册。古时削竹青为竹简,先用火炙使其出汁如汗,干后用以记
事,故称史书为青史、汗青。
【语译】
       深夜里,轮台城头,吹响了整师待发的号角,吹落了城北天空,那象征胡运的旄头星。
插羽加急的军书,昨夜里,送过了西南的渠黎城;警报说,单于的大军,已经抵达金山西。登
上戍楼西望,战尘狼烟遮黑了天。汉家大军能抗敌,驻屯就在那轮台北。拥着那专制一方
的旄节,封大夫出师西征;天色刚放明,大军在笛声中启行。四面八方,把战鼓插响,催动雪
原似波涛汹涌;左中右三军,高声呐喊,震撼了阴山巍巍群峰。一片威严的杀气,笼罩着敌
军的要塞;战场上眼见得白骨累累,缠绕那塞草的根株。剑河上空狂风骤急,吹落了片片阔
大的雪朵;沙口天寒冻裂了顽石,征马的铁蹄,也不禁脱落。(任凭战地险恶胡天寒,)勤王
事,封大夫何辞辛苦;为报明主深深恩,您矢志将边患扫除。自古以来,多少英雄,名垂青
史,人人敬仰;封大夫啊,您今日的功业,将远远将古人超过。
【赏析】
       本诗与上诗同为送征祝捷,不同处是《走马川行》以走马川为赋写对象,《轮台歌》则以轮台要
塞为描写主体。主体不同,写法也就有所区别。轮台为瀚海军首府,边塞重镇,故不同于写走马
川之着重于荒凉险恶环境之侧面渲染,而着重于对汉军出师声威的正面描写。在句法上也不取
急促奇峭三句韵的《峰山碑铭》体,而改用通常的双句转韵与四句转韵。韵脚上仄声也不全用入
声,以宽宏气势。试涵咏其中心部分“上将拥旌西出征”以下六句,如果“涌”、“动”二字政用人声
字(如:四边伐鼓雪海立,三军大呼阴山黑),便绝无现在这样的声势。结末四句,改以四句押三
韵,用平声,其舒宕的音节正适于表现颂功扬德的主旨,如改用三句体通押入声,便会局促不展。
这样全诗以人、平二句转韵的大体段,造成军情紧急的感觉,而篇末参用四句为韵,便于紧急中显
出出征亚相的堂堂正气。诗歌有音乐性,要真正领味其神韵,不能不细究音韵,这里说个大概,或
有助于初学。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称:”嘉州之奇峭,人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风会
所感,豪杰挺生,遂不得不变出杜公(杜甫)矣。”确实,以奇峭豪杰论岑参边塞诗最为恰当。此诗
首以“轮台城头”、“轮台城北”叠起,总写胡汉交战气氛。接四句从胡汉二端分写,伸足上意,逼出
“上将拥旄”四句,正写封大夫出征声威,更以“虏塞”以下四句悬想侧写征战苦恶,为正写陪衬,最
后归到颂功扬德,于奔跑腾跃,一气呵成的气势中,叠出奇景,确与杜甫歌行声同气应。“上将拥
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四句无一奇字,却将犷悍浩渺的
雪海、阴山调动起来,与军乐、军伍打成一片,人仙山海、山海似人,簇护着拥旌西征的汉军上将,
何等声威!可见,岑参之奇不如中唐后奇险诗派常以奇僻字入诗,而首先是“意亦造奇”(殷璠
语),从而奇中见浑成雄放。这便是盛唐诗为后人难以企及处。

本文生字(多音字)
旄,读音:
1.[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2.[mào]:古同“耄”,年老。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QQ mail_outline E-mail
公众号
公众号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
OC-EFI定制
OC-EFI定制
创建WIFI码
创建WIFI码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