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 055.古柏行

Mr.PLB 诗词 669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②。
霜皮溜雨四十围③,黛色参天二千尺④。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⑤。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⑥。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⑦。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宛丹青户牖空⑧。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⑨。
扶持自是神明力⑩,正直原因造化功⑪。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⑫。
不露文章世已惊⑬,未辞剪伐谁能送⑭。
苦心岂免容蝼蚁⑮,香叶曾经宿鸾凤⑯。
志士仁人莫怨嗟⑰,古来材大难为用⑱。
【注释】
      ①大历元年(七六六)杜甫居留夔州游孔明庙时所作。行,诗体名,参前岑参《走马川行》注①。②柯
树的分枝。 ③霜皮:古树饱历风箱呈现箱一般的灰白色。 围:围有多说,此当指径尺为围,与下句二千
尺相对,均是夸张。④黛色:言树色苍青。 参天:直插入天。 ⑤“君臣”二句:君臣指刘备与孔明。已.
与下句“犹”相对,参语译。时指时势。际会,交会。爱,怜。⑥“云来”二句:写古柏气韵,同时补出地理位
置。巫峡,三峡之一,在夔州东。雪山,此指岷山,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位于夔州西。⑦“忆昨”二句:由夔
州武侯庙联想到成都武侯祠,唐时与先主庙合一,刘备像在正殿,孔明像附后。锦亭,锦水旁的亭阁。閟
宫,神庙,陋为幽深之意。 ⑧”崔嵬”二句:写成都武侯祠肃穆而空旷萧索景象。上句写其祠前古柏高大,
即其《蜀相》诗所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下句写庙内壁画幽深。崔鬼,高大貌。窈窕,深查
貌。户牖,门窗。 ⑨“落落”二句:借古柏言人事,说孔明辅蜀,虽盘踞一方得地理之便,但整个局势却如高
树烈风,悲壮而多危。落落,高超不凡貌,汉杜笃《首阳山赋》:“长松落落,卉木蒙蒙。”冥冥,深不可测貌。
⑩神明:神祇,因其在天而明鉴人世,故称。 ⑪原因:本因为。 造化:创造化育者,即元气化生。
⑫“万牛”句:牛挽重物用力而回首,言古柏如丘山,万牛用力也难挽动。⑬不露文章:古以青赤相配为
文,以赤白相配为章。文章即华彩,此喻古柏不须凭花叶招人而自成贞美。⑭“未辞”句:《诗经·甘棠》:
“蔽带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芨。”是召国百姓怀念周公弟弟召伯的诗句,意思是甘棠树菌下是召伯止舍听讼
的地方,不要去剪伐它。这里化用之,说古柏不辞剪伐,象喻孔明为国为民舍身忘已。⑮苦心:双关语,柏
木心苦,兼说孔明一片苦心。⑯香叶:指树香,汉武帝以柏木筑台,称柏梁台,香闻数十甲。宿鸾凤:谢
承《后汉书》记,方储字圣明,毋坟前松柏数十株,有鸾凤来栖宿。这里象喻孔明盛德遭后世贤人怀念。
⑰志士仁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⑱材大难为用:《庄子·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语译】
      夔州孔明庙前有株古柏树,树杈如青铜,树根如盘石。经霜溜雨,它身干粗大,树径竟
达四十围;树色青苍,它笔立耸天,树高似有两千尺。想当初,刘备孔明,君臣遇合乘时起;
到如今,爱屋及乌,古柏仍为人敬惜。它遥接东来的云气,直指那长长巫峡;它远通西升的
寒月,冷光映彻雪山白。记得当年人蜀初,径路缭绕锦亭东。亭前深深先主庙,附祭幽幽武
后宫。锦城古柏亦崔鬼,枝干横斜郊原古;俯对壁画皆暗淡,门户败落室成空。它落落不
群,盘根错节虽据地;它直插昊天,高标独立招疾风。是神明的力量,将它扶持不倒;是造化
的功用,使它正直不阿。大厦将倾啊国势危,须待栋梁之才来撑柱;古柏稳重啊如丘山,万
牛奋力也撼不动。你不吐艳花,只是以朴质惊世;你不怕砍伐,可有谁来将你运送?蜷蚁来
树身穿穴,柏心味正苦;蛮凤来树枝栖息,柏叶香如故。不遇的志士仁人啊,千万莫怨叹;要
知道,自古以来,材大总是难被用!
【赏析】
       孔明是杜甫最为心仪的历史人物,今存杜诗中言及孔明者达数十处。这不仅因为孔明有一
段刘备三顾、君臣遇合的幸运,深为自高却郁郁不得志的杜甫所歆羡;而且因他更有扶持后主,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剧性的结局,而为一生以“致君尧舜上”为己任的诗人敬佩。这两种情绪交
织于诗中,最深切地体现了杜甫出蜀滞留夔州时的心态,读来悲慨动人。
       古柏是吟咏的主体,也是诗人情思的载体,而情思中既有对孔明的悼念礼赞,又有诗人的自
伤自怜;复杂的情思汇集于古柏上,既形成特定的诗歌意象,更由夔州孔明庙古柏,联想到前数年
瞻仰成都孔明庙时所见古柏,引发议论,形成本诗结构上的奇特处,而所以采取此种结构,正是为
所要表达的主旨服务的。因为成都是蜀国都城,成都孔明庙是作为先主庙的附属部分存在的,所
谓“先主武侯同阁宫”正是“君臣已与时际会”的象征,而夔州孔明庙独立存在,则不具备这种特
征,故必须由此及彼。这种由既定的明确思想来决定诗歌的素材与结构的做法,是否值得称道,
是可以讨论的,誉之者,可称之为由宾入主,主辅合德,构思奇特;而在我看来,总有牵强生硬之
嫌。虽然如此,却也不能不佩服杜甫的谋篇布局能力。“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两
句写夔州古柏东指巫峡,西连雪山(岷山),从而过渡到夔州之西的成都武侯庙。不能不说是将两
地古柏联接起来的较好办法。
      对古柏形象的描绘,两地各有分工。虽然二者有崇高耸峙的共同特点,但写夔州古柏,着重
于其壮伟的气势,“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两千尺”,极尽夸张之能事,突现了古柏,也即孔明
干天人云的伟岸精神,以引出因“君臣已与时际会”,故“树木犹为人爱借”的第一层意思。写成都
古柏,则在古原空庙的背景中,写其“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的孤高悲壮,以象喻孔明
正直不阿,扶持颠危的品格,从而引出有关“栋梁之才”的议论,结为材大难用,不要怨嗟的自伤自
怜之词-言外之意谓,我杜甫是当世孔明,为什么竟无刘皇叔这样的明主识我于国家危难之际
呢!从而关合“君臣已与时际会”的主题句,完成了全篇主旨的表达。

本文生字(多音字)
牖,读音:
[yǒu]:窗户。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QQ mail_outline E-mail
公众号
公众号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
OC-EFI定制
OC-EFI定制
创建WIFI码
创建WIFI码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