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 069.老将行
老将行①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②。
射杀山中白额虎③,肯数邺下黄须儿④?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⑤。
汉兵奋迅如霹雳⑥,虏骑崩腾畏蒺藜⑦。
卫青不败由天幸⑧,李广无功缘数奇⑨。
自从弃置便衰朽⑩,世事蹉跎成白首⑪。
昔时飞箭无全目⑫,今日垂杨生左肘⑬。
路旁时卖故侯瓜⑭,门前学种先生柳⑮。
苍茫古木连穷巷⑯,寥落寒山对虚牖⑰。
誓令疏勒出飞泉⑱,不似颍川空使酒⑲。
贺兰山下阵如云⑳,羽檄交驰日夕闻㉑。
节使三河募年少㉒,诏书五道出将军㉓。
试拂铁衣如雪色㉔,聊持宝剑动星文㉕。
愿得燕弓射大将㉖,耻令越甲鸣吾君㉗。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㉘。
【注释】
①老将行:《乐府诗集》录入《新乐府辞》,行,诗体名,前屡见。 ②骑:坐骑。 ③白额虎:虎之最凶
猛者,晋周处除三害,其一即南山白额虎。 ④肯数:不肯输与。数音shi,计点之意。 邺下黄须儿:曹操
次子曹彰,黄须勇武,曾征乌桓有奇功。曹操赞曰:“黄须儿竟大奇也。”邺下,曹操封魏王时都邺城(今河北临
漳西)。⑤曾当:可匹敌。 ⑥霹雳:迅雷。 ⑦蒺藜:此指铁蒺藜,军中御敌的铁制障碍物,状似野生三
角刺爽藜。⑧“卫青”句:《史记·霍去病传》记其为“票骑大将军(卫青)所将常选,然亦敢深人,常与壮骑
先其大将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天幸即天助,王维以此为卫青事。⑨”李广”句:李广亦汉武名将,例
奴呼之为“汉之飞将军”,然屡败少功,大将军卫青受汉武帝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史记·李
将军列传》)。按上句以霍去病“天幸”事误移于卫青,似与此有关,二句论汉事作翻案文章以为老将不平。
⑩弃置:指罢官。⑪蹉跎:虚度光阴,阮籍《咏怀》:“白日忽蹉跎。” ⑫”昔时”句:《文选》鲍照《拟古》:“惊
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记吴贺使帝羿射雀左目,界误中右目,仰而愧之。此化用之,谓老将当年射
艺能中雀目。⑬ “今日”句:《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苍之墟,黄帝之所休,俄而
柳生其左肘,其意厥蹶然恶之。”按柳谐瘤音,又杨柳并称,古人常以为一木。此处以杨指柳,是为了不与后文
“先生柳”重。瘤生肘上,指衰病。⑭故侯瓜:秦东陵侯召平,于秦亡后,种瓜长安城东,世称“东陵瓜”。后
以指隐居市塞。⑮先生柳:晋陶潜归隐,宅前种五柳,著《五柳先生传》,用作隐居之典。 ⑯穷巷:僻深的
里巷。陶潜《归园田居》其二:”穷巷寡轮鞅。” ⑰虚牖:空虚的窗户。⑱”誓令”句:《后汉书·耿恭传》记,
耿恭据守疏勒城,匈奴绝其水道,恭掘井十五丈不见水,仰叹:“昔闻贰师将军(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
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旋即又祝祷上天,果然飞泉涌出。此言老将虽穷窘而报国壮志犹存。⑲”不
似”句:汉颍川侯灌夫刚直不阿,失势后,使酒任气,后为武安侯田蚴陷害。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此言老将虽失势不自暴自弃。⑳贺兰山:在今宁夏中部,秦汉以来为汉胡常战之地。 ㉑羽檄:紧急军
书,插羽以示加速。㉒节使:持朝廷所赐符节的使臣。 三河:唐以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相当于今河
南省一带。㉓ “诏书”句:《汉书·常惠传》:“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句谓天子诏令众将分兵出
师。㉔铁衣:铁制铠甲。 ㉕动星文:言剑光如星星闪耀生辉。古有七尾剑,剑柄嵌宝石成七星状。
㉖燕弓:燕地以产角弓著称,见《周礼·考工记》。㉗ “耻令”句:《说苑·立节》:越国甲兵入齐,雍门子狄
耻越甲鸣君,自己未能有所作为而求齐君让他自杀,遂自刎。鸣,惊动。㉘“莫嫌”二句:魏尚为汉文帝时
云中太守,威慑匈奴,后因所报斩获首级差六具被削爵。冯唐为其抱不平,文帝乃命唐持节赦之,复其官爵。
此化用之表现老将愿君重新起用。云中,今山西大同一带。
【语译】
想当初十五、二十来岁少年时,徒步而行能将胡人坐骑来夺取。曾经射杀山中凶猛白
额虎,论英雄,又怎肯独推邺下曹彰黄须儿。一身南征北战三千里,一剑可以抵挡百万兵。
汉家将士,奋勇迅猛如疾雷,胡骑奔突,畏惧屏障铁蒺藜。主帅如卫青,号称不败天祐护;老
将似李广,功助不著命不济。自从罢官以来精力就衰朽,世事虚度啊空白了少年头。当初
他神箭赛后羿,一箭能中飞鸟目;今日里形容同支离,赘瘤渐渐生左肘。有时候,路旁卖瓜
且学亡秦东陵侯;家门前,学种那晋代隐士陶潜五株柳。古树森森,苍苍茫茫,连接着小巷
一道深又僻;寒山凄凄,寂寥空廓,遥对着虚窗一穴空悠悠。(虽然废置,壮志不休,)愿似那
汉将耿命诚感飞泉喷溅疏勒城;不学那使酒任气的灌夫颍川侯。听说是贺兰山下战阵如云
屯,加急的军书交相驰递日夜闻。三河间使者持节招募从军少年郎,京城中诏书飞降分兵
五道出将军。老将他试揩铁甲寒光如雪色,且持那七星宝剑熠熠光华生。愿取燕角大弓射
敌酋,羞使异国甲兵惊吾君;莫嫌去职将军年已老,还胜任沙场一战立功勋。
【賞析】
全诗凡三章,每章五韵十句。第一章写老将年轻时神勇过人,第二章写他弃置后寥落悲凉,
第三章写闻讯战尘再起,意欲再度报国立功。全诗层次井然,对仗工整,从句式来看是初唐骈俪
化歌行的遗脉,然而从骨力而论却大异其趣,故明邢防《唐风定》曰:“绝去雕组,独行风骨,初唐气
运至此一变。”
先说“绝去雕组”。 “诗赋欲丽”,初唐七言歌行都以丽词见长。自四杰至崔颢、李顺虽然多以
七言歌行言志,但运辞设色多承六朝绮丽本色,而本诗却洗落铅华,刚健雄劲。《唐诗选脉会通评
林》录吴山民评云:“陡然起便劲健,次六句何等猛烈,”卫青,句正不必慕,”李广,句便自可叹。
“苍茫,两句说得冷落,”暂令,两句猛气犹存。末六句老赶何如!”大抵道出了其语言特色。
再说“独行风骨”。这话的意思是以风骨运掉全篇。骨是骨骼,说的是内容坚实;风是风力,
指的是由此而生的鼓舞人的意气。意气风发,便成为诗的气势,这气势往往通过诗的布局结构来
显示。本诗结构,就在整伤之中加以错落变化,从而使初唐体柔便婉转的体势变得抑扬顿挫,分
外有力。其首章高扬,次章低回,末章又复振起,在大结构上就形成了扬抑变化。而在章与章之
间,又通过疏中见密的过渡句,造成情感的激烈震荡。首章末二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
数奇”,一变前八句之豪壮而为喟叹,借汉代二事,上句荡开一笔写主帅,下句复归于老将,形成跌
岩,正因前八句势如奔马,此二句便有浩浩不尽之感,从而由“数奇”,自然过渡到第二章的“弃
置”。第二章前六句实写衰朽,七、八句“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空牖”,化实为虚,使失意之
感,悲怆之情带上了无穷尽的时空意味。忽然九、十“暫令”二句从极度空茫中强自振起,从而带
出了第三章意欲复出的壮语。正由于前面蓄势已足,第三章便有骏马注坡、江河奔泻之势。可
见在意脉的连贯上它上承。初唐诗结构密致的特点,但是在具体处理上却用了开阖顿挫之法,
便在连贯中见出跳荡,这就是所谓密中见疏。《唐贤清雅集》评云:“七古长篇,错落转换,全以
气胜,否则支离节解矣!”又云:“转接补干,用法精细,大家见识。”很有见地。
本诗于初唐七古的变化尚有律化句减少,古诗句增多;多用典实以深稳其气等处。不赘。
本文生字(多音字)
牖,读音:
读音:[yǒu]
部首:片
释义:窗户
颍,读音:
[yǐng] : 颍河,水名,在河南中部,向东南流入安徽的淮河。
檄,读音:
[xí] : 1.檄文。 2.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颢,读音:
读音:[hào]
部首:页
五笔:JYIM
释义:白而亮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