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 080.望月怀远

Mr.PLB 诗词 567

           望月怀远①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②。
情人怨遥夜③,竟夕起相思④。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⑤。
不堪盈手赠⑥,还寝梦佳期⑦。
【注释】
     ①古诗题中的“怀远”,一般都是“怀内(妻)”的委婉说法。 ②“海上”二句: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
明月”,此化用之。③怨遥夜:即《古诗》“愁多知夜长”之意。遥夜,遥字既含长夜之意,又兼夜天遥隔之
义。魏曹截《昭昭素明月》诗:“昭昭素明月,晖光烛我床。优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句意由此化出。
④竞夕:终夜。 ⑤“灭烛”一句:是“怜光满而灭烛,觉露滋而披衣”的倒文。借月光圆满,自伤夫妇不能团
圆。露滋,夜露渐多。⑥“不堪”句: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谓月光有影无
形,不可把握,寓意难寄相思情恨。⑦“还寝”句:古诗《明月何皎皎》:“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还寝语
本此。《楚辞·九歌·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梦住期语本此。佳期,与佳人相期。
【语译】
    海上生起了一轮明月,天下离人,此时都将明月仰望。我妻也当被月色勾起闺怨,长夜
漫漫,她整夜都在将我思念:深爱那满屋的清光,她灭掉了一点孤独的烛火;不堪闺房的凄
侧,她披衣出户,又感到渐生的夜露更清寒。她伸手想捧住我远赠她的月光,光虚路远可奈
何!她一定受不了这清夜虚幻的情思,转身回房,企望与我,相会在梦中。
【赏析】
     这首羁旅诗,抒写客居诗人的深情相思,妙在对面着墨,悬想妻子思我的情状。状彼越细,
越见我思之深。首联点题“望月”,“天涯共此时”是枢纽,因此时“共”明月,而自然悬想天之另
一涯的妻子,也因望月怀我,离情不堪而于月光照彻中一出一入,备极哀怨。章法仿于古诗《明
月何皎皎》,遣词造句则多融用典故以作暗示,从而营造起远意无尽的抒情境界。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说此诗以芳草美人之情比忠贤去国之思,是张九龄开元二十五年由京
师贬荆州长史后所作。按比兴托意的政治性抒情诗并不少见,但见情诗则以为必寄忠君之思,甚
至捕风捉影,胶柱鼓瑟,已成为儒人说诗的一弊。所以,凡未有确据可证明是比兴的,不妨就作情
诗来读。特别是此诗,模拟汉魏六朝诗痕迹甚显,以早年游宦羁旅时所作可能为大。
     从古诗《明月何皎皎》以一天月色照临起兴笼罩全诗,抒写离情始,历代纷纷效作,注释中提
到的曹韶《昭昭素明月》、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是其中的名篇。本诗从布局到遣词调声都显有六
朝余韵,但淡雅秀远的境界,却显示了唐诗特有的韵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虽暗用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但“海上”、“天涯”相应,顿
开大境界,而一个“生”字,又逗起下一联的“起”,使人感到,这怨思,就似同在月光氤氲中酝酿,并
随着海潮生涨升起。而“怨”字、“竞夕”二字既上挑“月生”,又下透“怜光满”-月到中天;“觉露
滋”-月已西斜。长夜就在怨思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最后仍收回到月光(盈手),而结之以
梦思,既问应起联的“共此时”,又织成了清光与梦幻融和一体的境界。至于这梦又是否一定能寻
到呢?更引起读者无尽的同情与猜想。这种遣词造句的空灵与上述同样空灵的从对方落墨的总
想,最能见出盛唐诗精思结撰而自然浑成的特点。
    本诗有争议的是“情人”以下是诗人自写相思之状,还是悬想远人在思念自己的情态。以后
说为长。读者不妨依前说自己翻译一遍。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QQ mail_outline E-mail
公众号
公众号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
OC-EFI定制
OC-EFI定制
创建WIFI码
创建WIFI码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