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128.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Mr.PLB 诗词 622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①
                    钱起
泉壑带茅茨②,云霞生薜帷③。
竹怜新雨后④,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⑤,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⑥,昨与故人期⑦。
【注释】
①谷口:当指今陕西泾阳西北之仲山谷口。杨补阙:名未详,补阙为谏官名,唐中书省与门下省分置右、左补阙各二名,掌供奉讽谏,扈驾随从。②泉壑:山谷叫壑,泉壑即指谷口。茅茨:茨是覆盖之意,茅茨原意是茅草、芦苇等盖的屋顶,指代茅屋。《韩非子·五蠹》:“尧之治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③薜帷:香草编成的帷帘。薛为薜苈[bì lì],又名木莲,缘木而生的香草。《楚辞》中常以喻指芳洁的品格,如《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藤荡兮带女萝。”后世遂用指隐士所服用。④怜:爱。⑤闲:悠闲自在。⑥萝径:女萝遮覆的小路。女萝即松萝,地衣类香草,见《楚辞》,后世用为隐士服用者,参注③。⑦期:预约。
【语译】
     山水映带着我的芳屋,云霞从薜苈的帷帘上生起。新雨初过,秀竹最是可爱;夕阳西下,那山色尤其动人。白鹭鹚本已闲得无事,山中清净,它栖宿得分外地早;秋花开历历,山中气暖,竟飘落得格外地迟。我那小家僮已将女萝掩覆的小径清扫,准备迎接你故友的到来——我们相约在不久前。
【赏析】
      钱起为大历十才子之冠,诗法王维。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评云:“员外(钱起曾任考功员外郎)诗体格新奇,理致清淡,越从登第,挺冠词林。文宗右丞,许以高格;右丞没后,员外为雄”,本诗足见承革。
      从闲雅的词气中可推断,作诗时他作宦长安建别业于谷口,颇似王维半官半隐置辋川别业。可见王维诗风笼罩大历一代,首先是生活态度的影响,而闲隐题材的诗作也自然成了大历诗的大宗,本诗是钱起闲隐诗的代表。
      诗寄杨补阙,招引他来谷口聚会,作法上则紧切谷口这一特定的环境,写出一种闲雅的情趣。招引友朋,自然是显示自己最珍视的一面,所以闲雅确是大历的时代趋尚。
      首联点明书斋的地形位置。茅茨,薛帷是隐居的代名词,前用《韩非子》,后用《楚辞》,于返璞归真中表现清高之意;更兼依壑带泉,云霞吞吐,尤显得新奇有生意。由书斋外望,见两幅图画般的景致——“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是名句。本来新雨洗竹,夕阳依山,是唐诗中常用的意象,但以“怜”、“爱”二字点缀,便平添了一股赏心悦目之感——这是一幅大景致。再细细观看,鹭鹚早栖,秋花迟落,早、迟相映,深得山中物理,也更见得山中之静,山中之幽,这幽静中却仍荡漾着一股温和的生意。如此佳景,故人何不早来?于是结为尾联之招邀。
     确实,这诗写得闲雅,观察也细密,意象颇新奇,但历来评家却认为钱起们这类诗比起王维来,有浑厚冲和与工秀浅浮之别。这首先要从诗的意蕴看,王维诗亦有闲雅之致,但其中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因此王维诗常将个人的心态与佛理玄意揉为一体,注入景物之中,形成富于时空意味的诗境,具有深厚的底气,至于词句之工秀与否,则视情与境会,随时地而宜,不主故常。至钱起们,在安史之乱后,士林普遍有一种休憩欲的文化背景下,闲雅本身成了一种追求的目标,也就往往显得单薄浅泛了。孤立地看,似“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不失新丽之致,但缺乏活生生的底蕴便常常雷同,笔者曾于钱起一卷诗中摘出八个相类似的句联,这样新丽就转化为时俗了。这是浅泛的第二层反映。大历诗人感到了这一危机,便在诗句的锻炼上下功夫。常常会罗列过多而缺少大雅冲和之气。为救其弊,他们又在诗中多用虚词(古汉语的虚词包括动词),希望使意象过于密集的诗章显得灵动一些。于是有得有失,即以本诗而言,颔联体物之细本不及颈联,但前者“怜”、“爱”二字下得极好,后者“常”、“更”二字便有凑字之嫌,所以前者为名句,后者反不为人称。憾恨的是大历诗用虚词,后者的情况大大多于前者,这便是他们不免浅浮的又一原因。
     钱起既为大历之冠,故借本诗略论十才子沿革得失。

本文生字(多音字)
扈,读音:
[hù]: 随从;跟在后面。

椽,读音:
[chuán]:椽子,承托屋面用的木构件。圆的叫椽,方的也叫桷。

斫,读音:
[zhuó] : 用刀斧砍。

蠹,读音:
[dù] : 1.蛀蚀器物的虫子。 2.蛀蚀。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QQ mail_outline E-mail
公众号
公众号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
OC-EFI定制
OC-EFI定制
创建WIFI码
创建WIFI码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