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137.喜外弟卢纶见宿
喜外弟卢纶见宿①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②。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③。
以我独沉久④,愧君相见频⑤。
平生自有分⑥,况是蔡家亲⑦。
【注释】
①据诗意,当作于诗人垂老闲赋故居时。外弟,表弟,姑母之子。②“静夜”两句:卢纶《过司空曙村居》:“南北与山邻,蓬庵庇一身。繁霜疑有雪,枯草似无人。”可与此互参。旧业,家乡旧有的产业。
③白头人:司空曙自指,知已垂老。④以:因。独沉:独自沉埋,知闲居。⑤君:指卢纶。⑥分:命分,分谊。⑦蔡家亲:蔡,原作“霍”,据本集改。晋羊枯为蔡邕外孙,后世传为美谈,遂称外亲为蔡家亲。
【语译】
长夜深静,四周无有乡邻;旧居荒凉,家业早已清贫。雨中一树,黄叶正簌簌;灯下的我啊,白发已森森。我独自沉沦,已经很久很久;因而更加愧对,你探望来频频。平生里,本已有相知的情分;更何况,又是中表之亲。
【赏析】
前四句铺写荒村独居的孤清落寞,三联上句“以我独沉久”收束前半,对句“愧君相见频”转折,由“我”及彼,结出尾联亲戚之情,知音之谊,点题“喜”见。不过读者当可味到这“喜”中更多苍凉哽咽之慨。
颔联是名句。明谢榛《四溟诗话》:“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于言表。”确实,三联以司空最佳。韦、白二联掺用虚词,诗意显白,而司空不用虚词,只将四个意象两两并列,前后映照,唯其喻意隐晦,才味之无穷、深厚蕴藉。
然而作诗又并非全不用虚词就佳。三联即是善用虚词的典范,故《四溟诗话》又评曰:“晚唐人多用虚词,若司空曙‘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此皆一句一意,虽瘦而健,虽粗而雅。”意思是此联虽直白不加修饰,但沉挚深厚,构思精细合乎大雅,非浅率粗鄙者可为。
其实本诗之成功正在于这二联用实、用虚之配合融洽,如一味用虚,不免率滑;一味用实,则滞重不灵。读者可细味之。
榛,读音:
[zhēn] : 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圆形或倒卵形,雄花黄褐色,雌花鲜红色,坚果球形。果仁可以吃,也可榨油。2.这种植物的果实。‖通称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