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143.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Mr.PLB 诗词 365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许浑
红叶晚萧萧②,长亭酒一瓢③。
残云归太华④,疏雨过中条⑤。
树色随关迥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⑦,犹自梦渔樵⑧。
【注释】
     ①本诗当为许浑由家乡起为润州司马,赴任前,入长安选官时所作。赴阙,即进京。阙指代京城。前屡见。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驿楼,供来往官吏与邮传旅舍处。②萧萧:萧索。③长亭:供邮传休憩的驿亭。唐时三十里一驿。置一亭。此当指潼关驿楼处之驿亭。瓢:葫芦瓢。此泛指酒器。
④太华:即华山,在潼关西,因山西南有少华山,相对而称太华,华读去声。⑤中条:中条山,位于潼关东,在今山西永济。山形狭长,处太行山与华山中间,故称中条。⑥迥:远。⑦“帝乡”句:帝乡即京城。潼关为长安屏障,东去长安约二百余里,非一日可到。明日到,极言京师已近。⑧梦渔樵;意指留恋家乡隐居生活。
【语译】
     红叶在晚风中,萧萧作响;我坐在驿亭楼头,端起了酒飘。(望着那)残损的云朵,归向关西太华山宽阔的胸怀;而稀疏的雨点,飘过了关东的横断山中条。苍苍树色,随着关势远展;黄河向大海奔去,那汹涌的涛声,渐远渐杳。虽然我明日就将抵达京师,可还是梦萦着,故乡的渔樵。
【赏析】
     本诗写赴京述职考选时将近长安时的心情。“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是诗旨,不出奇,因唐人概以山野独善为初志,以出仕济世时常怀归田之心为清高,其实往往言不由衷,不须认真看待。可玩味的倒是写景,在繁复的意象中带有一种对流式的动感,在微茫之中带有一种悲慨。在设色流丽中带有一种“远意”。选声设色,律切密丽是晚唐诗坛的一种走向,其意在纠大历、元和以来清而虚浮,变而尚怪之偏,而上窥初盛唐之雅丽;但往往饾饤堆叠,浅俗乏味。能在整密中见流动,见远意,是晚唐诗的高境界,而本诗是代表作。
     诗的发端亦佳。“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深秋暮色加以萧萧落叶,这景色是苍凉的,但这落叶是“红”的,苍凉便有带上了一种哀丽的悲慨,在这种背景下,长亭一座(它使人联想到长路)、旅酒一瓢(隐隐浮现出宦游者一人),构成了一幅画境,也为后文拓开了视角。
     唐末张为《诗人主客图》将许浑归入“瑰奇美丽”一流,就风格论,甚是。《唐才子传》称“浑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是壮心。故其格调豪丽,犹强弩初张,牙浅弦急,俱无留恋耳”。论其诗得失,亦颇恰当。

回复

我来回复
  • 暂无回复内容

QQ mail_outline E-mail
公众号
公众号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
OC-EFI定制
OC-EFI定制
创建WIFI码
创建WIFI码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