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是一门解析自我、洞悉人性的学科,探索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心理动因和形成机制,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同时也了解他人,从而认清这个世界,更好的与自己、与他人相处。

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经说过:“所谓心理学,就是用艰深晦涩的说法,来解释生活中简单的道理。”其实心理学看似很神秘,其实很易懂;看似很严肃,其实很有趣。下面分享十个实用又好玩的心理学效应,揭示生活中那些无处不在的心理学玄机,每一个都别有趣味,发人深省。

01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又称“倒霉定律”,就是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它的主要内容有四点: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理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古怪但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那么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说得通俗易懂点,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02

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效应”得名于钢索表演艺术家瓦伦达。

瓦伦达以高危表演为生,但是从未出过事故。1978年,73岁的他觉得自己年岁已高,准备告别这个行业,不过在宣布退休前,他决定做最后一次钢索表演作为告别演出。

没想到,这次告别演出却让他送了性命。当瓦伦达刚刚走到钢索中间,做了几个难度并不大的热身动作,还没有进入表演状态,就从钢索上掉了下来,抢救无效当场身亡。

“我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以前每一次成功的表演中,他都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而在最后一次的表演中,瓦伦达太想成功了,反而无法专注于事情本身,变得患得患失。”事后,他的妻子分析道。

“瓦伦达效应”就是指人在巨大心理压力下患得患失的心态,太在乎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好,心理负担过大,结果适得其反,把事情弄砸。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03

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效应”得名于苏联导演库里肖夫,来自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有一天,库里肖夫给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摄了一组没有任何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然后,把这些完全相同的特写镜头与其他影片的片段连接成三种组合:

第一个组合是特写后面接了一盘汤的镜头。第二个是特写后面接了一个躺在棺材里的女尸镜头。第三个是特写后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耍的镜头。

库里肖夫把这三种组合影像放映给一些观众看,发现他们有着不同的观看感受。他们表示:莫兹尤辛看着那盘汤时,表情是沉思安静的;看着棺材时,表情是悲伤沉痛的;而看着小女孩时,表情则是愉悦轻松的。但是,事实上,莫兹尤辛至始至终脸上都毫无表情。

“库里肖夫效应”,就是指观者将自身的经验投射到了眼前的事物中,他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联想。

推而广之,也就是说,有时候人们看到的外在世界,其实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投影,他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看见自己愿意看见的事。

04

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也是来自于人名,一个很著名的杂技表演者巴纳姆。

巴纳姆的演艺生涯非常成功,后来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一些人人都很喜欢,并且很容易就对号入座的东西。

“巴纳姆效应”,就是指我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概念化的概念,然后直接套用在自己身上,借助外部的信息来评判自己,即使这种概念十分空泛,没有什么道理。

很多社会现象背后都有“巴纳姆效应”的影子,比如算命,比如星座学。

05

鸟笼效应

心理学家詹姆斯和物理学家卡尔森是一对好朋友。

有一天,詹姆斯对卡尔森说,“我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听了,当时不以为意。

没过几天,詹姆斯就把一个漂亮精致的鸟笼当做礼物送给卡尔森。不久,卡尔森就发现了一件特别奇怪的事,只要有朋友到他家里来做客,看见了鸟笼,几乎都会问他鸟到哪去了。

刚开始,卡尔森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向朋友解释,自己从来不养鸟,这个鸟笼只是别人送来的礼物。但是,效果并不大,依然有朋友不断的问相同的问题,这让他不胜其烦。终于有一天,卡尔森到商店买了一只鸟放在鸟笼里。

这就是“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就是指人们在偶然获得的一件自己原本不太需要的物品,为了避免浪费或者其他原因,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继续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06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一个最常见的比喻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说明了,万事万物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就像在航天事业中,一个小小的零部件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一场机毁人亡的灾难。

07

拆屋效应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中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拆屋效应就得名于此。

这一效应隐含着双方的心理动态博弈。当你提出一个不合理的高要求时,对方会权衡得失,针对你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方案,同时做出最坏的打算。然后你再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要求,对方就可能会因为拒绝了你的第一个要求而有所愧疚,从而让步,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我们在逛街买东西时,与店主讨价还价就是拆屋效应最常见的应用。

08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如果一个人在最初的交际中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触,这种第一印象留下的好感也会对以后的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

虽然这个效应人人皆知,甚至到了老生常谈的地步,但这其中确实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规律。因为我们都习惯对看见的人与事进行归类和整理,简单来说,就是“贴标签”。

当我们接受到来自外部的信息,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认知的框架,后来接受的信息就被整合到框架上,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09

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效应来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者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一开始,实验者都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但是到后来,情况就渐渐失去了控制。原本单纯的大学生慢慢变成了残暴凶恶的狱卒和逆来顺受的犯人,原定两周的实验也不得不宣告提前终止。

“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心理学界可谓是无人不知,它直白的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不堪,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不得不让人感叹“人之异于禽兽几希”。

就像圣经故事中的路西法,他曾经是天国中最美丽、最强大的天使,地位仅次于上帝,但是因为嫉妒亚当,并且带领天国三分之一的天使们发动叛乱,于是被上帝打入地狱,成了堕落天使。

路西法效应体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只不过这些平时被我们的意识压制住了,一旦到了某个特定的情境,受到环境的激发,这些恶就会喷薄而出,让我们从好人变成坏人。

10

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无序的组织,如果有一只羊做出了异常的举动,跑向某个地方,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蜂拥而上。简言之,羊群效应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正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说道的:“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群众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有时候,我们抱持着某种看法或者观念,并不是观念本身很正确,而是持有这种观念的人数很多。

网络转载,经零妖贰捌整理后发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仅供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进行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51kxg.com/archives/5685。)

(8)
上一篇 2019-05-02 00:01
下一篇 2019-05-04 00:29

相关推荐

  • 春色满园春意浓

    春风拂面暖阳生,桃花笑语春意浓。绿草茵茵铺满地,鸟儿欢歌乐无边。 柳絮飘舞随风起,翩跹如蝶舞花间。蜜蜂忙碌采蜜忙,蝴蝶展翅飞向天。 溪水潺潺流水声,唤醒沉睡的大地。小鱼在水中游,欢…

    2024-04-29
    5680
  • 无言之爱:淡然中的深深思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情感,它无声无息,却能穿越时空,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头——这就是无语相思。 无语的思念,就像那淡淡的茶香,初尝时并无强烈的味道,但当你细细品味,那份深沉的韵味…

    2024-03-28
    7260
  • 岁月轻舞,梦想如烟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常常被那些璀璨的瞬间所吸引。就像那句诗说的:“如烟如梦,皆是人生至美。” 唯美主义作家们,他们笔下的世界,就是这种如烟如梦的感觉。他们的文字,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

    2024-03-28
    6570
  • 岁月的诗篇-春花秋月

    在四季的轮回中,有一幅画面总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那就是春花烂漫,秋月皎洁。 春天,万物复苏,花朵如繁星般点缀大地,它们以最纯粹的颜色和姿态,向世界宣告生命的坚韧与美丽。这正是…

    2024-03-28
    7380
  • 聆听自然的诗篇——听雨观花

    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我们常常渴望与大自然更亲密的接触。听雨观花,就是这样的诗意生活。 让我们走进那轻柔的雨声中。当天空被乌云覆盖,雨水便如诗人的情书般倾泻而下。每一滴雨都带着大地的…

    2024-03-28
    796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公众号
公众号
创建WIFI码
创建WIFI码
人工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